什麼是 AI 生成音樂?聲音未來的完整指南

更新於: 2025-08-12 17:44:25

你是否曾經在滑動社群媒體、觀看 YouTube 影片,或玩獨立遊戲時,聽到一首完美貼合當下情境的音樂,彷彿是為那個場景特別創作?然後你試著找尋它,卻發現它根本不存在於其他地方。那是因為它不是人類創作的,而是人工智慧在幾秒鐘內生成的。歡迎來到音樂的新前沿。
在本指南中,我們將解析 AI 生成音樂的真正含義——並遠遠超越基礎知識。我們將拆解它的運作方式,聚焦正在塑造這場創作革命的工具,並探討它對藝術、作者權及人類創造力本質所帶來的重要議題。

什麼是 AI 音樂?

讓我們跳過流行詞,直入主題。AI 生成音樂是一個涵蓋範圍廣泛的術語,從簡單輔助到完全自主的音樂創作皆屬其中。

從程式碼到作曲:AI 如何製作音樂

本質上,AI 生成音樂指的是由人工智慧創造或協助的作品。這些系統以大量音樂資料訓練——有時多達數百萬曲,讓它們能「學習」旋律、節奏、和聲及結構的模式。
你可以這麼想:想像一台機器讀過所有書籍。它不只是背誦句子,更理解主題、節奏和角色發展。當被要求寫一個新故事時,它會依據這些知識創作出原創內容。AI 音樂系統做的就是用聲音完成這樣的事。

音樂中 AI 的三個層次

AI 在音樂中的應用不是一體適用,而是有不同程度的參與:
  • 輔助型 AI:這些工具幫助音樂人做更好的決策——例如建議母帶製作設定或找尋和諧和弦。藝術家仍完全掌控創作。
  • 共同創作 AI:AI 成為合作者。音樂人可能使用 AI 腦力激盪旋律或節奏,然後在最佳主意上建立完整曲目。
  • 生成型 AI:AI 主導創作。給它一個提示—「適合讀書的輕柔 lo-fi 節拍」—它就會完成旋律、編曲甚至人聲部分。

AI 實際作曲的流程

利用 AI 創作音樂並非魔法,而是一套基於資料、演算法及人工指導的循序系統。

步驟一:訓練模型

這從大量資料開始。為學習音樂運作方式,AI 模型會訓練於:
  • MIDI 檔案:符號資料,描述音符和時間等音樂元素。
  • 音頻檔案:龐大的歌曲庫,通常來自 YouTube 或 SoundCloud 等平台抓取。
  • 文字資料:歌詞、評論及音樂評析,幫助模型將情感或主題(如「快樂」、「憂鬱」、「電影感」)連結到聲音特性。
此階段也帶來爭議,因許多資料集包含版權內容,引發嚴重的法律及倫理問題。

步驟二:生成音樂

訓練完成後,AI 使用下列模型:
  • Transformer:將音樂視為語言,分析音符序列,預測後續音符,以自然音樂方式生成。
  • 擴散模型:從隨機雜訊開始,逐步精煉成完整音樂作品,就像從石塊雕刻出雕像。

步驟三:人工指導

即使最優秀的 AI 也需方向。當今工具讓使用者以創意方式微調結果:
  • 提示設計:撰寫出色提示本身就是一門藝術。「輕鬆電子曲」會產生一種結果,而「懷舊合成波風格、空靈人聲及 Duran Duran 式貝斯線」則帶來更具體且細膩的作品。
  • 填補與擴展:這些功能讓使用者能重寫曲目部分或延長曲子,提升創作控制與反覆調整。

熱門可試用的 AI 音樂工具

AI 音樂領域擁有強大且易用的平台,滿足從業餘到專業的各類需求。

完整歌曲創作

這些工具將簡單提示化為包含人聲及編曲的完整作品:
  • Suno & Udio:該領域的領導者,能製作風格多元且完整的歌曲。它們解讀歌詞與風格提示的能力令人印象深刻,即使有時結果會略顯詭異。
  • Mubert:以連續生成的音頻串流聞名——對內容創作者及現場活動特別合適,因其免版稅模式。

為音樂人與製作人

這些工具設計用於整合進現有創作流程:
  • AIVA:專注於電影、氛圍及古典音樂。AIVA 生成情感豐富的作品,且支援匯出 MIDI 進行進一步客製化。
  • Orb Producer Suite:這套插件在您的數位音樂工作站內運作,可生成和弦、旋律及貝斯線,激發新靈感。
  • BandLab SongStarter:一種直覺方式突破創作瓶頸。輸入幾個字、表情符號或簡短旋律,即可取得音樂草稿開始作業。

更宏觀的視野:AI 音樂對藝術家與產業的影響

AI 在音樂領域崛起不僅是技術故事,更代表一場具有深遠影響的文化轉變。

為何令人振奮

  • 人人皆可使用:現在不需昂貴設備或多年訓練,任何有筆記型電腦和創意的人都能開始作曲。
  • 打破創作障礙:AI 能提供出乎意料的點子,幫助藝術家成長。
  • 可擴展且個人化:從遊戲內客製配樂到依心情調整的動態播放清單,AI 解放無限創意應用。

帶來的變化

但也非只有好消息——對從業音樂人尤其如此:
  • 削弱同步授權:為什麼要花五百到一千美元訂製音樂,當用 AI 幾秒鐘能以二十美元或更低獲得曲目?
  • 風險整合:少數科技巨頭掌控市場,可能會在音樂生態系造成多樣性下降,類似串流平台對影視產業的影響。

倫理陷阱

AI 音樂革命伴隨嚴峻倫理問題:
  • 版權問題:在未授權下訓練版權歌曲模型合理或合法嗎?此議題已引發重大訴訟。
  • 所有權:若 AI 生成音樂,誰擁有著作權?法律尚在追趕中,尤其關乎人機合作時的歸屬。
  • 藝術靈魂:機器創作的歌曲能夠「有意義」嗎?如果你不知道曲子是誰創作的,你還會有共鳴嗎?這問題觸及藝術的核心。

未來展望:音樂的混合時代

展望未來,焦點不是 AI 取代藝術家,而是藝術家學會將 AI 當作創作工具的一部分。

明日藝術家需具備的技能

  • 提示設計:懂得和 AI 溝通的語言。
  • 篩選精品:挑選 AI 產出中最好的元素,並加以延伸。
  • 加入人性光彩:AI 可提供結構與聲響,感情、細膩和創意風險仍需人類注入。

邁向適應性音樂

最令人期待的前沿?能實時響應你的音樂:
  • 生物感應配樂:與心跳、壓力或運動節奏同步的音樂。
  • 動態音環境:遊戲世界中,聲音依你行動、環境或心情動態調整。

最後的思考

那麼,什麼是真正的 AI 生成音樂?它是我們歷史、技術、價值觀和未來的反映。它促使我們重新思考什麼是創造力、原創性以及人性的意義。
這不是人類與機器的對決,而是一種全新藝術形式的開始——機器智能與人類想像力的結合。能夠蓬勃發展的人,將是那些擁抱這種變化、掌握工具並用它們講述仍深具個人色彩故事的人。
音樂的未來正在奏響,問題是:你會成為其中一份子嗎?